• 首 页
  • 企业概况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分支机构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供求信息
  • 销售网络
  • 农业知识
  • 防伪查询
  • 联系我们
农业知识
农业知识
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
发布人:管理员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2/7/26           返 回

玉米黑粉病,农民称之为“灰包”。在玉米各生育期均可发生,为害雄穗,雌雄以及茎、叶等。症状识别玉米抽雄前后症状逐渐明显。受害部位长出大小不等的肿瘤,瘤初为白色或红紫色,后变为灰色,破裂后散出黑粉。得病的雄花、颖片常增生延长成叶状。此病与丝黑穗病症状不同之处在于:丝黑穗病只为害穗部,而不长病瘤,有像头发丝一样的残留丝状物;而黑粉病可以为害玉米植株各部位,且产生病瘤,无残留丝状物。

  防治措施

  1、选用抗病品种。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。当前推广的主要抗病品种有:农大60、邢抗2号等。

  2、清除病源。发现病瘤,及早割除,集中深埋或烧毁。收获后,彻底清除田间残株落叶,减少土中越冬菌源。发病重的田块,要尽量避免连作。

  3、拌种预防。每百斤种子用25%粉锈宁200克;或用50%多菌灵粉剂0.25公斤。拌种时先用湿毛巾把种子擦湿润,然后拌药。拌后即播种。

  4、注意农事操作,减少伤口。及时防治玉米螟等害虫。田间操作时尽量避免损伤植株。

  5、及时拔除病株。这种病害苗期受害症状往往不明显。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。通常在田间最早出现的病瘤是在幼苗3-5叶时在植株的茎基部,此时玉米株高30厘米,苗期受害症状有茎叶扭曲畸形、矮缩、叶鞘及心叶破裂紊乱,拔起后可见茎基部或茎根交界处有病瘤,严重时病株死亡。应及时结合间苗、定苗、中耕、除草彻底拔除病苗可疑苗。

  6、拔节后以割瘤为主。拔节后,随着叶龄的增加,症状更加明显。要及时割除病瘤。

首 页
企业概况
新闻资讯
分支机构
产品中心
供求信息
销售网络
农业知识
在线留言
防伪防串货
©2012 版权所有 大连致泰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:0411-83297688 传真:0411-83297998
联系地址:大连市普兰店丰荣办事处 技术支持:思耐设计